不止明星,景区也要担忧“人设崩塌”
时间:2020-07-27 来源: 作者:
鸣沙山月牙泉风景名胜区,位于甘肃省敦煌市城南5公里,占地面积3.12万平方公里,包括鸣沙山,其山东西长40余公里,南北宽约20公里,主峰海拔1715米。鸣沙山因沙动成响而得名,由流沙积成,分红、黄、绿、白、黑五色。月牙泉处于鸣沙山环抱之中,因其形酷似一弯新月而得名。
鸣沙山月牙泉风景名胜区,古往今来以“山泉共处,沙水共生”的奇妙景观著称于世,被誉为“塞外风光之一绝”。鸣沙山、月牙泉与莫高窟艺术景观融为一体,是敦煌城南一脉相连的“二绝”,成为中国乃至世界人民向往的旅游胜地。1994年被定为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荣获“中国最美的五大沙漠之一”等荣誉称号。2015年7月20日,被批准为国家AAAAA级旅游景区。2016年1月,国家旅游局和环保部拟认定甘肃省酒泉市鸣沙山月牙泉景区为国家生态旅游示范区。
然而,以“山泉共处,沙水共生”的奇妙景观著称于世的鸣沙山月牙泉风景名胜区在进入21世纪以来一直面临着“人设崩塌”的严重危机。由于周边地区生态恶化,从20世纪60年代至今,敦煌市鸣沙山月牙泉水位总下降幅度达6至7米,水域面积大幅缩减,有泉水干涸的危机。
为解决月牙泉水位下降、水域缩减的问题,从2000年开始,敦煌市采取应急措施,在月牙泉周边回灌河水补充月牙泉水位,使月牙泉暂时免于枯竭。然而此举只能暂缓月牙泉枯竭,其水位仍在下降,2004年的水位下降至1.3米,泉水面积减小到7.8亩。
为拯救鸣沙山月牙泉这一神奇的大漠景观,2007年初,总投资4100万元的月牙泉水位下降应急治理工程正式启动运行。应急治理工程在月牙泉周围修建四个渗水场向地下渗水,通过提高月牙泉周围的地下水位,保持并提高月牙泉的水位。该工程已于2008年5月完工,此后月牙泉水位得到稳定并逐步提升。
除建设应急治理工程外,近年来,甘肃省敦煌市全力拯救“沙海明珠”月牙泉,推行了禁止开荒、打井、移民的“三禁”政策,实施了关闭机井、压减耕地的“关井压田”和补水、节水、引水等措施,有计划地为月牙泉“输液”,初步控制了月牙泉水位下降趋势。至2010年10月,月牙泉水位稳定,平均水深维持在1.7米左右。
要想根本解决月牙泉水位下降问题需要恢复周边整体环境。为此政府制定了恢复周边生态规划,总体规划耗资21亿元。有消息称,为防月牙泉“人设崩塌”,时至今日已累计花费40亿元。
不少网友认为这钱花得不值,您怎么看?景区“人设”重要吗?
相关文章
- 省住建厅举办全省城市管理执法科级以上干部培训班
- 文化和旅游部市场管理司部署开展汛期暑期文化和旅游安...
- 省住建厅党员干部赴吉林省廉政教育基地开展警示教育
- 省文化和旅游厅召开2025年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
- 荒山着绿装 沃土涌金浪—— 孝昌县小河镇 “三重蝶...
- 枣林深处文明韵 香飘万里幸福村——看衡水市武邑县朱...
- 探气象奥秘 晓农耕智慧 悟家国担当 ——六安市农业...
- 中央宣传部授予徐淙祥同志“时代楷模”称号
- 林水寨获评“安徽省农村优秀创业项目”
- 农业强国规划的核心维度与时代意义
- 助力巴渝和美乡村建设 2025年重庆市“送规划下乡...
- 夏石镇:驻点规划绘乡韵 助力乡村焕新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