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尼日尔河谷的宝石”——杰内古城
时间:2020-07-13 来源: 作者:
位于马里中部尼日尔河内三角洲最南端的杰内古城以独特的撒哈拉-苏丹建筑风格著称于世,有着“尼日尔河谷的宝石”的美誉。杰内古城建立于公元800年,毗邻撒哈拉和多雨的苏丹地区,位于游牧地区和固定居住区的切换点上。它建造在尼日尔河流域一个防御性的小岛上,从河边到有贸易往来的游牧人城镇廷巴克图只有500公里。1988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将杰内古城作为世界文化遗产,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杰内古城以光辉灿烂的伊斯兰文化和盛极一时的摩尔式建筑闻名于伊斯兰界和撒哈拉以南的热带非洲地区,是一座富有珍贵历史文化价值的城市。有资料显示这个地区自公元前250年开始就有人居住,杰内古城正式建立于公元800年(另一资料:建立于公元765年)。在古代杰内是繁华的商业中心,从公元9世纪或10世纪开始,杰内古城在黄金贸易以及苏丹地区其他商品贸易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城内的古建筑约有2000座,都被完好地保存下来。王侯宅第、清真寺院、学者陵墓等各种建筑层出不穷。杰内古城建筑风格统一,是苏丹建筑艺术的代表。用灰泥涂抹的捣实粘土块是这些气候干旱国家的常用建筑材料。画有装饰的壁柱、筑雉堞以及护墙使建筑立面及其互不相连的通道精细别致。居城市景观主体的大清真寺丰富了城市的立体线条。杰内古城是前伊斯兰教文化在尼日尔河内三角洲发展的杰出典范,整个杰内古城是一段辉煌历史时期的展现。
有趣的是,由于城内许多建筑都是由黏土制成的,每年雨季过后人们都需要从尼日尔河和巴尼河搬运冲积土作为原料,混合黄油、细黏土等涂抹在建筑外墙上,用以加固维护这些建筑。尤其是对大清真寺的修护更是演变为了一年一度的“抹灰节”,成为彰显古城人民团结精神的文化节庆,吸引了众多来客。
碧绿的巴尼河缓缓流过市区,市内沟渠纵横,小桥卧波,流水潺潺,各式建筑被掩映在高大挺拔、郁郁葱葱的芒果树、棕榈树、香蕉果从中,鲜花繁茂,芳草如茵,向人们展现出一派热带水乡泽国的城市景象。
有机会的话不妨来到杰内古城感受这独具一格的建筑风情与热带风光。
- 上一篇: 一部电视剧造就一座小镇,带您领略民国时期的川西北风情
- 下一篇: 宏伟的红色古堡与凄美的爱情故事
相关文章
- 省住建厅举办全省城市管理执法科级以上干部培训班
- 文化和旅游部市场管理司部署开展汛期暑期文化和旅游安...
- 省住建厅党员干部赴吉林省廉政教育基地开展警示教育
- 省文化和旅游厅召开2025年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
- 荒山着绿装 沃土涌金浪—— 孝昌县小河镇 “三重蝶...
- 枣林深处文明韵 香飘万里幸福村——看衡水市武邑县朱...
- 探气象奥秘 晓农耕智慧 悟家国担当 ——六安市农业...
- 中央宣传部授予徐淙祥同志“时代楷模”称号
- 林水寨获评“安徽省农村优秀创业项目”
- 农业强国规划的核心维度与时代意义
- 助力巴渝和美乡村建设 2025年重庆市“送规划下乡...
- 夏石镇:驻点规划绘乡韵 助力乡村焕新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