汶川震后出现的“水墨画”,别样风情,美得震撼
时间:2020-06-17 来源: 作者:
水磨古镇位于四川省汶川县南部的岷江支流寿溪河畔,早在商代就享有“长寿之乡”的美誉,时称老人村,后更名为水磨至今。水磨镇是汉族和少数民族的交融区,在灾后重建中赋予其厚重的南粤新元素,内地风情和藏羌文化交相辉映,西蜀人文和禅佛文化联袂绽放。古今历史文化交汇、川广发展理念结合、藏羌人文风情荟萃,俨然一幅“高山峡谷、湖光山色、古街林立、风情四溢”的“水墨画”,被誉为汶川大地震灾后重建第一镇。
5.12大地震后,水磨古镇重建了“禅寿老街、寿溪湖、羌城”三大区。
禅寿老街全长1300米,平面呈“U”形分列布局,两侧分布的春风阁、大夫第、万年台、字库塔、白塔等建筑风格集中国传统建议体系之大成,是典型的羌、藏、汉相结合的明清风格建筑,具有轮廓清晰、布局深蕴、多轴线明确等特点,体现了古人“天人台一”的建筑思想和设计理念。川西民居风格、色古香的禅寿老街,不仅解决了灾后227户居民的住房问题,同时打造了“以家带店”的宜居宜商模式,为发展旅游业,增加群众收入创造了有利条件。
寿溪湖由五条浸百草的穿山泉溪汇流而成,这些山泉溪水具有调节身体肌能,延年益寿的特殊功效。神农百草而万寿,水磨饮寿溪而万福,宋代大文豪苏轼在《和桃花源诗并序》中记载“……蜀青城山老人村,有见五世孙者,……溪中多枸杞,根如龙蛇,饮其水,故名溪湖。”
水磨羌城占地面积61117平方米,是灾后重建的民心工程,建筑结构9度设防,把羌褰建筑的石结构、泥结构、石木结构、木结构等建筑方式综合运用,传承并发扬羌族建筑文化,完美体现了从古朴、粗放的传统建筑群落迈向现代化城镇的新羌城概念。水磨羌城的传承与创新,使之成为羌族建筑城镇化的典范,被誉为“中国最美羌城”。
在水磨古镇还能体验众多羌族特色文化,羌笛、羌绣、羊面鼓等。来水磨古镇旅游,感受羌族文化之美。
相关文章
- 省住房城乡建设厅组织开展建设工程消防设计审查验收业...
- 自治区文化和旅游厅副厅长武裕国慰问上青石驻村队员
- 韩正会见出席第22届中国—东盟博览会的东盟国家领导...
- 2025年全省文化市场综合行政执法业务骨干培训班在...
- 2025年湖北省住建系统“质量月”活动正式启动
- 2025年中国图书馆年会在陕西榆林举办
- 省住建厅组织召开青年干部学习中央城市工作会议精神分...
- 宁夏2025年非遗传承人数字化能力提升班开班
- 『滕粮善品』发布一周年:“党企馆街所”受阅巡礼之党...
- 省住建厅召开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评估座...
- 2025广西AI数字动漫文化产业交流活动在邕举办
- 江苏省班组长数字能力大赛建筑赛道进阶培训暨复赛圆满...
热点关注
- 省住房城乡建设厅组织开展建设工程消防设计审查验收业...
- 自治区文化和旅游厅副厅长武裕国慰问上青石驻村队员
- 韩正会见出席第22届中国—东盟博览会的东盟国家领导...
- 2025年全省文化市场综合行政执法业务骨干培训班在...
- 2025年湖北省住建系统“质量月”活动正式启动
- 2025年中国图书馆年会在陕西榆林举办
- 省住建厅组织召开青年干部学习中央城市工作会议精神分...
- 宁夏2025年非遗传承人数字化能力提升班开班
- 『滕粮善品』发布一周年:“党企馆街所”受阅巡礼之党...
- 省住建厅召开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评估座...
- 2025广西AI数字动漫文化产业交流活动在邕举办
- 江苏省班组长数字能力大赛建筑赛道进阶培训暨复赛圆满...